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 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②霁(jì):雨止天晴。
(1)请根据诗意,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足迹。
(   )→松径(或松林)→(   )
(2)登高远眺,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
(3)“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达了“望者” 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渡荆门送别》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说说你自己的理解。

《使至塞上》颔联作者既言事,又写景,对文中“征蓬”、“归雁”两个意象应该如何把握?

《归园田居》中作者的“愿”该如何理解?

古诗鉴赏
观游鱼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游鱼,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钓。
诗歌的一、二两句表现了作者观鱼的心情。
在诗歌的后两句中,表现喜欢鱼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是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答题。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下,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本诗是我国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律诗。
B.第一、二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至八句描绘了一幅有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的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说明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本诗通过诗人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