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 |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
蔡元培先生在《我是怎样做北京大学校长的》里称:“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性根,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就此你认为蔡元培主张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反对复古尊孔潮流 | 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
C.造就现代知识分子 | D.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魏源称西方人为“夷”,而李鸿章等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 |
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
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
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