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 )
| 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 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
| 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 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
北京大学学生散发传单“这回英、日两国强蛮无理,残杀我同胞,……大家赶快团结起来,誓不和英日两国有金钱来往,即不买他们的货物,不用他们的钞票。”这件事发生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 B.五卅运动时期 |
| C.汉口九江收回租界运动时 | D.一二•九运动时 |
吴佩孚曾于民国13年11月写信给冯玉祥道:“与足下袍泽数年,以心相印,今被暗算夫复何言!”此处吴提到的被冯“暗算”是指
| A.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反戈攻打吴佩孚 | B.在北伐战争中进攻河南 |
| C.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 | D.联合国民革命军夹击吴佩孚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
|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 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 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 A.中国国民党 | B.中国共产党 | C.共产国际 | D.其他民主党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