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自柳武《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
粮食亩产(公斤/亩·年) |
人均占有原粮(公斤/人·年) |
劳动生产率(公斤/劳动力·年) |
战国中晚期 |
180.0 |
460.5 |
1659.0 |
西汉末 |
132.0 |
495.5 |
1789.0 |
唐 |
170.6 |
628.0 |
2262.0 |
宋 |
154.5 |
579.5 |
2087.5 |
明 |
173.0 |
559.0 |
2013.5 |
清中叶 |
183.5 |
314.0 |
1131.0 |
A.整个古代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B.大一统时期农业发展较快
C.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该 D.封建时期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
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和推行郡县制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太尉 | D.郡守 |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 B.中央设三公九卿 |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