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历史学家曾说:“朱熹把自然、社会、人生的必然性升格为一种普遍性的原理、道理或天理,而获得形而上学品格。其圆融了终极世界与经验世界层面的疏离。”下列体现了朱熹这种圆融性的观点的是
A.理之源在于天理 | B.天理即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
C.“存天理,灭人欲” | D.“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A.维新变法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 | B.引进西方价值观 | C.实行专制政体 | D.实行民主革命 |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C.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这一发明主要与谁的科学理论创新有关()
A.伽利略 | B.牛顿 | C.法拉第 | D.爱因斯坦 |
与信息化社会相比,工业文明所推崇的制造业的主要特征是()
A.以机器大工业为主 | B.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 |
C.征服自然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 D.以蒸汽和电为主要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