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会运用历史推断的方法判断历史事件的结果是学习历史基本方法。下列论断与对应结果符合史实的是( )

 
论 断
结 果




A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农民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B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未能夺取南昌、长沙等中心城市




C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红色政权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发展和壮大,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
红军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完成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①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②俾斯麦是"现实主义政治"大师。
③他在就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讲中即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④德国的统一确实是通过铁血政策实现的。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期间

右侧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A. 19世纪初期
B. 19世纪中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后期

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民报》

"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A. 列宁 B. 拿破仑
C. 彼得一世 D. 斯大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