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 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1883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了《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等等,这些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现象能说明
A.德国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 | B.福利社会在19世纪末已经成熟 |
C.社会主义运动推动法制化 | D.德国现代化以政府为主导力量 |
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 B.美洲国家的独立 |
C.工业革命的扩展 | D.欧洲的殖民扩张 |
民国初,“听差的、堂役、老妈子、丫头”等一律改称“服务员”;“邮差”改称“邮递员”; “苦力、脚行”改称“搬运工”;“老爷”改称“先生”;“拘票”改称“逮捕证”……上述称谓的改变反映了
A.外来名词渗入中国文化 | B.国人赶时髦 |
C.民主共和的理想实现 | D.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改变社会 |
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这一看法的背景是
A.三大改造的进行 | B.“一五”计划的完成 |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