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蒋介石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
C.炮战背后暗藏着国共达成的共识 | 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真正动机是( )
A.不干涉中国革命 |
B.为“南北议和”创造条件 |
C.充当和平使者 |
D.寻找新的代理人 |
武昌起义后不久,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的手段不包括( )
A.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 |
B.扶植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 |
C.向袁世凯提供大量借款,帮助其扩充势力 |
D.同清政府签署出售武器合同 |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对革命形势的发展的影响是( )
A.帝国主义放弃中立 |
B.东南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C.清政府起用袁世凯 |
D.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奖励实业 | B.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
C.组织国会 | D.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 |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共同原因是( )
A.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 |
B.振兴内政发展资本主义 |
C.打击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
D.实行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