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中秋
(唐)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联系全诗,赏析首联的景物描写。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有哪些?请具体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3)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③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④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2)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对上面一首诗“相携及田家”一句中的“相携”,有人认为是斛斯山人与诗人相携,也有人认为是月与诗人相携。结合原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 200字。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前三联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高高的桅杆更突出了夜泊之舟的孤独。颌联写远景,天空低垂,平野广阔,月亮涌动着大江,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B.颈联的辽阔的原野,奔流的大江,皎洁的月光,闪烁的繁星,来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困苦无告的凄怆心情。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C.诗人寓情于景,首联的景物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的草一样渺小、柔弱,像江中孤舟一般孤独寂寞。
D.颈联上句用反问,下句用反语,诗中既有诗人心中的不平,又有政治上的失意,而后者正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对尾联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尾联意思是说:飘零一生同什么相似?就像是茫茫天地间的一只小小的沙鸥。
B.“天地一沙鸥”,巧妙而形神兼备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刻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无尽愁苦与孤寂,无穷哀叹与无奈。
C.沙鸥,栖息于沙滩或沙洲上的一种水鸟,羽毛洁白,象征纯洁,作者以此自比,突出自己洁身自好的形象。
D.“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对人生孤独命运的烛照,对天地万物的洞察,使诗人即景自况,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到了自己生命特征的对等物——茫茫宇宙中一只飘零无依的沙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江山丽”的“丽”字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景色?
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
(2)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
(3)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揉搓。
(1).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概括并做简要分析。
(2).末句富含深意,结合社会背景及作者身世背景谈谈对末句的理解。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