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理性化
材料一  议会决定将英国王位共同授予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作为条件,新君主接受了《权利宣言》,该宣言后来扩充为《权利法案》,《法案》包含了许多重要原则。它规定国王未经议会批准而中止法律、征税和维持常备军的行为非法;它保护议会内的言论和辩论自由。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571-1689》
(1)有人认为《权利法案》是一个限制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法案,依据材料一分别进行说明。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税收入
其它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商税收入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入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3)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建立的政权叫什么?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其中“孝公”是谁?
(2)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3)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4)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
(5)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
(6)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7)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二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些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德国)的大规模夹击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苏联同外界的联系……
———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据外媒透露,2015年9月3日,即我国第二个法定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举办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并首次邀请外国首脑观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根据两则材料指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
(2)请举出材料二中国不屈服日本征服的一个具体史实。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015年9月3日,我国举办大规模的阅兵仪式有何现实意义?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俄、日两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1871年,……(日本)使节团在英国参观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看到“到处是黑烟弥漫,无不设大小工厂”,“由此足知英国富强的原因”,纠正了以往错误观念,认识到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与贸易结合,是“英国的谋富要领”,也是日本富国强兵之道。
——引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中的措施为该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哪些问题?(2分)
(3)依据材料二,日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被认为是两国历史的转折点,你认为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顾中国近代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精诚合作 扭转乾坤】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阅读材料一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作用。
【手足相残人间悲剧】

(2)根据上述两则图片说明国共两次分裂各自产生的影响。
(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以史为鉴、共创未来】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国共两党加强合作的重大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