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岳飞死在大理寺监狱的消息传出后,有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的尸体背出监狱,葬在杭州西湖边的山上。而当时正值临近春节,老百姓不约而同的将祭祀天和祖宗的供品用来祭祀他们敬重的岳元帅。一千多年来,岳王墓前的香火不断,时时有人来拜慰长眠于地下的英灵。而在岳王墓前的这对跪像,已经换了多次,原因是人们来到这个地方时,不断拿砖头瓦块砸它,以表达人们对它的愤恨,这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岳飞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2)“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佞臣”是指谁?
(3)从岳飞和“佞臣”受到人们不同的对待来看,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明今年暑假到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旅游,不但带回一些风光秀美的照片,还了解了很多这座历史名城的历史。比如:曾经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它的都城就定在这里,当时叫君士坦丁堡,最后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这座城也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但有一个问题让明明一直困惑不解,那就是是什么原因使曾经辉煌的帝国最后走向衰落?
请你帮助明明解答这个问题好吗?以史为鉴,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谨、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二:公元628年深秋,玄奘背负沉重的行囊,从古都长安出发,孤身一人踏上漫漫西行路,向世界展示了大唐盛世辉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魅力。
根据材料同答问题:
(1)文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
(2)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 试举一例说明。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中我们对文明交往应持的态度。
(4)你打算如何做一名国际交流的使者?
阅读材料:简表
时间 |
7世纪中期 |
|
主要 内容 |
经济上 |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
政治上 |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
请回答:
(1)这是哪个国家改革的内容?
(2)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
(3)它是何时开始实施的?
(4)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图二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1)图一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
(2)看图二及其材料回答: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是由谁制订的?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4)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步骤二 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
步骤三 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