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如图是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细线,数量足够且每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较低,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A点悬挂三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弹簧测力计仍在C点,改变拉力的方向,斜向右下方(如图虚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N。
某小组同学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横截面积不同(Sa<Sb<Sc=Sd=Se)的柱形容器的侧壁开口处,用相同的橡皮膜包好,侧壁开口情况相同。再注入甲、乙、丙三种深度相同的液体(ρ甲<ρ乙<ρ丙),如图所示。观察橡皮膜鼓起的情况及相关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图a、b、c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图c、d、e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有元件均完好。
① 他将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等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刚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a)、(b)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他经过思考,发现在电路连接中存在问题,他的问题是________。
② 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在下表中。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26安。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________
在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后,小明、小华和小红通过实验继续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他们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①探究电压的特点时,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源电压、AC和________两点的电压(选填“AB”、“CD”或“BD”)。
② 他们首先探究了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的结论。接着他们采用相同的电源分别进行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并记录了各自实验中两小灯的亮暗情况,实验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所示。
(a)分析比较小明、小华或小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通过两导体电流相等时,两导体不一定是串联连接(选填“小明”、“小华”或“小红”)。
(c)分析比较小明、小华的实验数据和小灯的亮暗程度,可得出小灯的亮暗程度与通过小灯的电流、小灯两端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红回顾了串联电路电阻关系的推导过程:根据U=IR、U1=I1R1、U2=I2R2,由U总=U1+U2,得到IR总=I1R1+I2R2,又因I=I1=I2,故R总=R1+R2。
请类比此方法,利用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推导出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________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几个电压表和电流表、若干根导线进行实验。先通过实验得到“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的规律,然后按图(a)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继续实验。试接触后,发现表A的表盘如图(b)所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修正后,重新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干路中电流与支路1、支路2中电流的数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中的支路1、支路2电阻阻值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支路2中的电阻一定时,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随着。
(3)为了研究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各电阻的关系,该组同学又利用原来的电源(电压仍为6伏)连接了如图14所示的电路,并用电阻R总替换上述实验中的R1和R2。则在实验序号2中应采用阻值为欧的电阻作为R总;每次实验时,眼睛主要应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使它与原来并联电路的示数相同。
(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支路1电流I1和电阻R1的乘积与支路2电流I2和电阻R2的乘积的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
图中是小明和小兰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连接的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意观察示数;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所示,小灯的额定功率为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