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积极组织工厂内迁;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4)根据材料四,指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哪一次会议对联合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小东学习了《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后,将学习笔记整理如下: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笔记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改错题
(1)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管理,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宣政院。
(2)1905年,孙中山联合国内革命团体,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兴中会。
(3)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4)14世纪前后,欧洲兴起了一场以"神权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全球化方向发展。
从不同角度感知美国的历史,能加深对美国兴起历程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影视学史':影视纪录片能生动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精彩镜头。
(1)请写出宣告图中"这个国家"独立的文件名称。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l858年6月林肯
(2)上述名言中林肯的主张是什么?
'名著忆史':名著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3)上图名著封面中"危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为"走出危机",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数据证史':数据是历史现象的有力佐证。
(4)小龙同学要用具体数据制作一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请你为他提供一个获取可靠数据的渠道。
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农村政策篇':
(1)请在示意图"?"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2)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外交成就篇':
类别 |
内容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3)"方针。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4)的合法席位。(2分) |
'(5)篇':
请你参照【农村政策篇】【外交成就篇】,结合卡片内容,为上面卡片设计篇名。(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抖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38--1870年荚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
1838年 |
500 |
1850年 |
6600 |
1870生 |
15500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
(3)据材料三,写出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名称。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