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
材料二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对北大进行了教育改革。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这一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他对学生提出抱定(求学)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三点要求,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则,(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北大还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他的努力下,北大出现流派纷呈、学术繁荣的局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来到北大任教,《新青年》也从上海迁到北京。
(1)在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1分。略举1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蔡元培在北大推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回答2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1)据材料一,分析材料出自何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该法令是俄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期间颁布的?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成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材料二 19世纪的几个年代中,英国制造品一度控制了世界贸易,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竞争,崛起的岛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再看看法国,300多年前,称霸一时;200多年前,横扫欧洲;19世纪,法国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在这里,曾经孕育出影响世界的启蒙思想。
(1)根据材料一,分析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的几个年代中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英国是世界最大强的殖民国家,号称什么?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0多年前,法国在谁的统治下能够在横扫欧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但因各国实际情况和环境的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
材料二17世纪至今,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改革或者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1689年,英国议会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通过了什么文献?此文献确立了什么原则?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美国和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相同方式是什么?法国大革命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中,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材料:
材料一: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下面左图为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示意图,右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材料三: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八十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方向努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简述欧盟成立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当,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
——《凡尔赛和约》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对德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3)材料三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