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选自《史记·列传·管晏列传》)
注释:(1)缧绁:拘系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 (2)涂:同“途”。 (3)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左右两旁的马叫骖。(4)戄然:惊惧的样子(5)诎:通“屈”,委屈。信:通“伸”,伸展,伸张。 (6)寤:同悟
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圣人非所与熙也( )
(3)摄衣冠谢曰 ( ) (4)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 )
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入闺久之 |
B.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婴虽不仁,免子于厄 |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D.所以然者何颓然碧窈 |
翻译句子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 分)
(1)夙夜忧叹(2)庶竭弩钝
(3)攘除奸凶(4)斟酌损益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四个4字短语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期日中期 __________(2)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
(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徐公来,孰视之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闻寡人之耳者时时而间进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请简要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请你简要分析邹忌进谏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③,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④不可夺。易于为属令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2)易于即自腰笏()
(3)方春,百姓不耕即蚕()
(4)偕骑还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公输(节选)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然胡不已乎()
⑵胡不见我于王()
⑶此犹锦绣之与短褐()
⑷荆之地方五千里()下列句中划线的“为”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此为何若人 |
B.必为有窃疾矣 |
C.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
D.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在这一回合中,墨子是怎样使楚王屈服的?请结合选段内容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