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东方”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全世界领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中国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成为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列举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两项成果。
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被称为“山顶洞人”。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2.通过民主推举,产生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分封制”。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3.商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三星堆文化是我国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其代表作品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青铜神树。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4.春秋时期,在桂陵之战中,晋文公打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25.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错误: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
看图回答问题。
①此画的作者是谁?
②画面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③从画面的热闹景象,你能了解到宋代社会哪些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
(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2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