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世界大国,对于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和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某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掩饰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材料二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繁,还联合美国多次举行军演,向周边国家示强;美国也先后抛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各种名目的新亚太战略……;2014年11月,再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
(1)写出材料一中“会议”、“条约”的名称,此会议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图①事件有何标志意义?图②表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日本不愿意“跟着美国脚步走”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4)阅读材料四,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中、美、日三国应该如何处理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两次运动的方式: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
材料二:两次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陈独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材料一中的“变法图强”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领导的这次运动成功了吗?为什么?
(3)材料二中的人物“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意义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人物“陈独秀”领导的运动提出了“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历有哪些变化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对强对新疆虎视眈眈,妄图达到侵占新疆的目的。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对我国新疆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有哪些国家?其中的哪一个国家于1858年通过哪一个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1865年率军侵入新疆的是谁?(请按顺序回答)(5分)
(2)材二中提到的“大将”是谁?这首诗赞扬了他的什么功绩? (3分)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5分)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都分别是在什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
图一:图二:图三:
(2)根据信息提示,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他”是谁。
“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他”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3)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4)看到这些屈辱条约的签订的场景结合这些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谈一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共 9分)
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17-19世纪西方各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从而走上了强国之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这段历史,找寻其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制作英国、美国、法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过程的简表,请你一起完成(4分)
国家 |
时间 |
主要领导人 |
主要文献 |
方 式 |
结果 |
英国 |
A |
克伦威尔 |
《权利法案》 |
资产阶级革命 |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美国 |
1775年 |
B |
《独立宣言》 |
独立战争 |
|
法国 |
1789年 |
罗伯斯庇尔 |
C |
D |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 你知道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俄国和日本分别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转折点走上强国之路的吗?(2分)
(3) 根据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哪些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2分)
(4) 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共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看图
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了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材料三: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材料四:“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五:战争损失统计
死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1000万人 |
2000万 |
3400亿美元 |
请回答:
(1)图1和图2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2分)
(2)材料二说明什么问题?
(3)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成什么结果?
(5)材料五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