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 |
| B.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
| C.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
|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B.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繁育花卉所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B.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C.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
| D.由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马毛色栗色对白色是显性。要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栗色马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分别是()
| A.杂交、测交 | B.自交、测交 | C.测交、回交 | D.自交、杂交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