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所用的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
图1 图2
(1)甲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选出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得OA=12.41cm,OB=18.60cm,OC=27.21cm,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已知重物的质量为1.00kg,取g =9.80m/s2。在O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ΔEk=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该实验没有考虑各种阻力的影响,这属于本实验的 误差(选填“偶然”或“系统”)。由此看,甲同学数据处理的结果比较合理的应当是ΔEp ΔEk(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乙同学想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打出了一条纸带后,利用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线。由于图线没有过原点,他又检查了几遍,发现测量和计算都没有出现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乙同学测出该图线的斜率为k,如果不计一切阻力,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k(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丙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又做了其它探究实验,分别打出了以下4条纸带①、②、③、④,其中只有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打出的。为了找出该纸带,丙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请你根据下列x1、x2、x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________。(取g =9.80m/s2)
①6.05 cm,6.10 cm,6.06 cm ②4.96 cm,5. 35 cm,5.74 cm
③4.12 cm,4.51 cm,5.30 cm ④6.10 cm,6.58 cm,7.06 cm
( 6 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 l )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 B.纸带 | C.天平 | D.刻度尺 |
( 2 )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mgh________________mv2(选填“<”或”>”)
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时,所使用的电流表内阻约为几欧姆,电压表的内阻约为十几千欧。根据实验所测8组数据,在图甲所示I-U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连线得到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①请根据你的判断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根据图甲可确定小灯泡功率P与U2和I2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③若将被测小灯泡与一定值电阻R和电源组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6.0 V,内阻为1.0Ω。现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4 A,则定值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约为W。
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 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①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如图甲所示为其对应的实物图,
(i)甲图中的电流表A应选(选填“A1”或“A2”).
(ii)请将甲图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②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E=,内阻r = (用k、b和R2表示)。
使用中值电阻为25Ω(×1档)的多用电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阻值约为300Ω),在下列各项操作中选出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值、并符合多用电表使用规则的操作:
A.转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1k”档 |
B.转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100”档 |
C.转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10”档 |
D.转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1”档 |
E.转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OFF”档
F.将两表笔分别接触R两端,读出R的阻值后,随即断开
G.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0欧姆位置。
所选操作的合理顺序为:。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此实验中,研究对象是,它受到的牵引力在满足条件时,可认为等于悬挂物的重力大小。
(2)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小车(及车上砝码)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木板与小车间、纸带与计时器间、绳与滑轮间、滑轮与轴间等摩擦力平衡 |
B.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小车(及车上砝码)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与小车和纸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 |
C.平衡摩擦力要达到的标准时:在小桶的牵引下,小车带动纸带从长木板的一端向有定滑轮的另一端匀速滑下 |
D.平衡摩擦力办法是反复调节小桶中重物的多少和木板下所垫木块的厚度、位置 |
E.去掉小桶和细绳,若小车拖着纸带沿长木板滑下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痕的距离是均匀的,就是算完成了“平衡摩擦力”
(3)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 码总重力F(N) |
0.196 |
0.392 |
0.588 |
0.784 |
0.980 |
加速度a(m·s-2) |
0.69 |
1.18 |
1.66 |
2.18 |
2.70 |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5)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