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在1960~1975年针对某地获取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 |
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扩大 |
D.土壤污染严重 |
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
2005年6月16日上午9时,4股水流从小浪底水库出水口的导流洞和明渠喷涌而出,直泻黄河下游。至此,黄河调水调沙正式进入生产运行。据了解,自2002年起,黄河先后进行了3次调水调沙试验,将2亿多吨泥沙送入大海,使黄河下游不断恶化的河道形态得到初步调整。此次调水调沙过程需要15至20天。这是小浪底水库第一次进行正式调水调沙。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试验所用的水主要来自()
A.三门峡水库 B.小浪底水库
C.刘家峡水库 D.丹江口库
(2)关于利用人造洪水冲沙减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措施是治黄之本
B.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提高了水流速度
C.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抬高了水位
D.人造洪水能减少水土流失
读“长江流域图”,判断(1)--(4)题。
(1)长江近十几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A.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裁弯取直工程
C.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D.围湖造田
(2)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
A.上、中、下游水能资源均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黄金水道D.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4)以下著名的水利工程在长江流域范围内的是()
①都江堰 ②郑国渠 ③葛洲坝枢纽工程 ④小浪底枢纽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④
读下图回答,河流E的汛期是()
A.春汛 | B.夏汛 | C.秋汛 | D.凌汛 |
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 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 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
(双选)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B.气候温暖湿润 |
C.冬末春初降水较少 | D.全年降水较为丰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