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材料三: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哲学观点及其基本主张,并分析两种观点的共同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至8月28日在南京举行。为成功举办2014年南京青奥会,江苏省政府表示,要办一届绿色青奥,把生态文明理念和节俭办青奥原则贯穿办赛全过程。要办一届人文青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此,最近两年,南京市在道路、场馆、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大力投入,城市面貌大为改变,南京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1)结合已学《政治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一,说明江苏省应政府如何借助本次青奥会进一步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实现?
材料二南京某校高一(3)班颜欣欣同学经过多次角逐,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青奥会的志愿者。
(2)请你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如何做好志愿者工作提几点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使得空气质量明显降低,江苏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各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采取预警和应急措施,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江苏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准备就如何治理雾霾天气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如果你参与意见征求,你会选择什么方式?你认为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材料二网络问政现已成为南京市政府的常规化活动,市民随时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参与和了解政府活动。
(2)请你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南京市政府网络问政于民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虽然焦裕祿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期为什么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历经几千年的泱泱大国,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准。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是起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百余年来,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与耻辱“陪绑”,饱受质疑、非难、批判与否定。百余年后,我们应当对此进行深刻反省,以理性、缜密、宏阔的视角检视中华文化并确立其历史责任,实现真实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有多种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发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树立。
(2)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积极构建“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在现有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把村(社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割成更细化的网格。来自文化志愿者、文艺骨干的网格文化员,一方面积极配合实施“送戏”、“送影”、“送书”、“送展”、“送报”等“五送”工程,另一方面还向群众传递文化信息,引导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组织群众自办文化,建设群众文艺团队。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既落实了政府的“送文化”,又推动了群众为主体、政府与群众共建共享的“建文化”。
运用“文化与社会”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阐述既要“送文化”,又要“建文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