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14年前三季度部分经济数据
注: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
材料二:从消费学角度来讲,随着群众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消费层次会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
2014年,家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家装公司开始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开始“返老还童”,开发或者推出了“年轻化”的家具和家装套餐产品。家居行业目标直指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80、90后的消费需求远远不同于70后,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享受,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业内人士表示,抢占年轻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衣柜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国内家居市场的走向带来重要影响。
材料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说明,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半年前,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不大,为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深化能源价格改革,调整天然气价格。北京等多省市还举行了城市民用管道天然气输配价格调整听证会,天然气涨价可谓箭在弦上。
当前,我国通胀预期不断高企,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更是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天然气暂停涨价。
说明国家暂停天然气涨价的唯物辩证法启示。
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夏季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做到,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节能减排依靠全民参与”。
“法治”一词,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法家强调法令的统一性、稳定性,以及“当时而立法”、“法与时转”等思想,这和现代法理观十分接近;但认为应在君主权威下自上而下推行“法治”,则与当今法治有本质不同,其专制性使“法治”无法具有民主的内涵。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适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体现人民意志,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科学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将有力地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古今法治思想为什么既有本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12分)
(2)结合材料,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材料一: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材料二:四德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四德工程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以“三个倡导”为指针,社会公德建设突出一个“爱”字,职业道德建设突出一个“诚”字,家庭美德建设突出一个“孝”字,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一个“仁”字;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进一步细化道德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化、大众化。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据此有人认为,实现人生价值就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离开实践都是空谈,读书无关紧要。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为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