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后,
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
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A____________
有少量气泡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的气泡
木条复燃
B__________

【得出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新的问题】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________.
(3)人们利用化学反应还可以________.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Ⅰ.食品、药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1)2012年4月17日经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的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震惊全国.据悉,其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我市盛产的海产品鱼虾中富含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海产品容易腐烂变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保鲜.
Ⅱ.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用下列三种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塑料制品属于________.
(2)棉花、羊毛属于________.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________.
Ⅲ.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1)开发________等新能源,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________气体(写化学式)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化学与健康——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成了国内外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焦点问题,如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中含有合法或违法的食品添加剂.那么,如何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
我们知道,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着眼.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组成与性能
被用于食品添加剂
物质名称
物质组成(填化学式)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体内变化
类别或作用
法律规定
碳酸氢钠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蓬松剂
可用
硫酸铜


增色
国家严禁使用
铁(还原性铁粉)

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胃酸反应
抗氧化剂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甲醛
CH2O

防腐
国家严禁使用

(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是面食类食品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如蒸馒头时人们常常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即使少量碳酸氢钠进入体内,也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请你从碳酸氢钠的性质、在胃液中的变化以及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现在有两种观点:(A)可依法添加使用.(B)应禁止使用,因为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有害,而且违法滥用现象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从化学的视角,你的观点是(填“A”或“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的试剂有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用品,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方案I


方案Ⅱ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则其放置时间的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的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
12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的完全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评价]
(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1条).
[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事实
数据分析及结论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数据分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
(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1条).
(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