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          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请你举出一例来说明                   
(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不间断放水刷牙 D.开发利用地下水

(4)某同学在学习了水的净化有关知识后,设计了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自然界是的水,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5)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点燃前一定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⑴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一种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硅酸盐[化学式为Al2(Si2O5)(OH)4]。这种硅酸盐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种。
⑵夏天用来清凉散热、醒脑提神的清凉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⑶将辰砂和铁粉的混合物加热,生成了汞和硫化亚铁,由此推测辰砂中一定含元素
⑷“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原因是。制作“蜂窝煤”时常加入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燃烧过程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①SO2 + CaO高温 CaSO3,
②2CaSO3 + O2高温 2CaSO4,③2SO2 + O2高温 2SO3,④SO3 + CaO高温 CaSO4。上述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制作“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的作用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⑴下图①和②是两个简易净水装置。若对某河水水样进行初步净化:使用装置①时,应沿________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使用装置②时,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沉淀B.过滤C.吸附D.使硬水软化
⑵下图③是自然界水的循环示意。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①②③
⑶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C与D的化学性质相比,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___;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A B 常温下为液态, C G 为单质,医疗上用 F 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A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D E 反应生成 F B
C G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 H I
J K 分别与 D 反应都生成 B F I J 中的组成元素比 K 多一种。
(1)写出 E 的化学式
(2) D 所属物质类别(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 A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B 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含 A l ( O H ) 3 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
(2)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的是磷肥,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
(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 C 60 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 , H , O , N , S , P , N a , F e , B a 等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能使木材、纸张变黑的酸;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盐
(2)一种暗红色的固体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3)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例)过程中还原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
(5)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