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4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目的基因的获取的途径不包括()
| A.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
|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
| 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
| 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 |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要经历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阶段 |
|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
为了构建重组质粒pZHZ2,可利用限制酶E、F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pZHZ1,后用相应的酶连接。据图回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环状DNA分子 |
| B.质粒pZHZ2上存在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
| C.重组质粒pZHZ2只能被限制酶G、H切开 |
| D.质粒pZHZ1、pZHZ2复制时一定会用到DNA聚合酶 |
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 A.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则③过程一般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
| B.若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则①过程通常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
| C.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
| D.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则③过程包括胚胎移植 |
低毒性的广谱除草剂,能非特异性侵入并杀死所有的植物。为避免被草甘膦杀死,科学家将细菌的EPSPS基因(控制EPSPS合成酶合成的基因)转入小麦,提高其对草甘膦的耐受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EPSPS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
| B.EPSPS合成酶的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所需的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
| C.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细胞中是否有EPSPS基因的表达产物 |
| D.利用Ti质粒将EPSPS基因整合到小麦染色体上时需要DNA聚合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