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默写诗词
诉衷情(陆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诗歌默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
(2)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
(3)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
(4)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展翅    (   )(   )不已
勃勃(   )(   )    夜(   )继(   )
(   )(   )长逝    (   )(   )不舍

给下列词语注音
(1)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
(2)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3)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零点一克镭()。

解释下列词语
冶炼
溶解
沉淀
分析
隐退
乏力
荣誉
头衔
里程碑
人声鼎沸
卓有成效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诺贝尔
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诺贝尔小时候就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长大后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威力十分强大,很快(流行 风行)全世界。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爆炸油”。
然而,液体炸药在运输途中非常容易爆炸。怎样才能够使炸药安全运输呢?诺贝尔开始了新的研究。1864年6月3日,诺贝尔的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又搞起了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他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需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 震动)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临终时,他立下遗嘱,把他的发明奖金和专利费共约920万美元,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 成绩)最突出的人。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画“____”。
(2)本文写诺贝尔发明的三种炸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
(3)文中第3自然段“毫不气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在文中画出来。
(4)你认为诺贝尔留给后人的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诺贝尔逝世后,大量的炸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知道这些,他会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