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
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 |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
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 D.明矾:净水剂 |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32- Cl- | B.Ba2+ Na+Cl- SO42- |
C.K+ H+ SO42-OH- | D.Ag+ Al3+ NO3-H+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2NaOH+H2SO4=Na2SO4+2H2O |
B.Ba(OH)2+2HCl=BaCl2+2H2O |
C.Cu(OH)2+2HNO3=Cu(NO3)2+2H2O |
D.KOH+HCl=KCl+H2O |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增大,有氧气放出 |
B.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减小,有氧气放出 |
C.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有氧气放出 |
D.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增大,有氧气放出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