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g)和B(g),发生反应:
A(g)+B(g)2C(g)+D(s) △H=a kJ·mol-1
实验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表和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 |
热量变化 |
|
A |
B |
|||
Ⅰ |
600℃ |
1 mol |
3 mol |
96 kJ |
Ⅱ |
800℃ |
1.5 mol |
0.5 mol |
—— |
A.实验Ⅰ中,10 min内平均速率v(B)=0.06 mol·L-1·min-1
B.上述方程式中a=-160
C.6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0.45
D.向实验Ⅱ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A和1.5 mol B,A的转化率增大
今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近海的9.0级地震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放射性物质131 53I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引发了放射性污染,下列有关131 53I叙述正确的是
A.131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
B.131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
C.131 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
D.131 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
某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此元素是
A.硫 | B.碳 | C.氧 | D.铝 |
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位素是
A.![]() ![]() |
B.T2O与H2O |
C.![]() ![]() |
D.O2与O3 |
不同元素的原子
A.质子数一定不等 | B.中子数一定不等 |
C.质量数一定不等 | 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