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发现化肥袋上有一标签,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的一点物理性质__ ,
(2)碳酸氢铵的一点化学性质__ 。
【提出问题】
A.为什么要避免高温天气使用?
B.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多少?带着这些问题,她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
A.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但是不吸收氨气。 B.浓硫酸能吸收氨气。
【性质实验探究】
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3)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 。
(4)取少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加热,闻到刺激性气味,此气体化学式为__ 。
(5)连接A、B装置,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口的现象是__ _ ,B中的现象是__ ,写出出现此现象的符号表达式__ __ 。
(6)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 __ 。
【含量分析】
若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1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
150g |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
151. 7g |
(7)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 g。
(8)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量为__ (写出计算过程)。由此计算判断这种化肥的含氮量是否达到标签的要求。
(9)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后。
A.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均匀预热
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后。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
有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钡三瓶白色粉末,用水就可将它们鉴别出来,首先鉴别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在剩余两种物质的鉴别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l℃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溶液(填“A”或“B”);
(2)t3℃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B;
(填写“>”、“<”或“=”,下同)
(3)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
(4)若要从混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纯净的B,最好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从C H O S P Na Ca Fe Mn K Cu N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氨气分子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大理石的主要成份__.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4)实验室加热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____。
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