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阿婆欧祥妹经营南岸路的一家报亭,她为人熟知的故事是:设立了无人售报投币箱,赶上有事不在报亭时,全凭买报人自觉付款。阿婆这个举动也被左邻右里、过往行人支持,13年里,极少有买报不付钱的。可就在前天,欧婆婆的钱箱被贼偷了。
窃贼是深夜光顾欧婆婆报亭的,诚信投币箱里不过几十块钱,可此事一经报道,引起的众怒却是不小。偷儿只求钱财,自然不理解劫走诚信报款箱的后果。它不仅让阿婆失望,影响七旬长者的情绪,也打碎了街坊们用这个箱子搭建起来的社区善意。
盗窃如何破案,那是警察的专业范围。单说被贼光顾后阿婆的反应。欧婆婆继续弄来新的钱箱子,继续做着无人售报、自觉付账的营生,就好像被偷的事没发生过一样。婆婆信佛,信守人在做、天在看的菩萨心肠,用质朴的想法继续守着好社区的念想。
欧婆婆的后续举动看似本性使然,对维系社区信任却很重要。如果婆婆就此罢手,舍弃13年的无人售报箱,自然无可非议。可是婆婆坚持己见,表明她对人性本善的期待没变。而婆婆所在的熟人社区的氛围,也没有被盗窃打败。贼人偷不走的信任才是真信任。
10多年来,欧婆婆放置的无人报款箱是带有测试意味的标志物。它的价值有无、意义有无,全部仰仗街坊的诚信。这固然与熟人社区熟口熟面有关,可钱箱本身也在认同并强化熟人社区的道德共识。好社区,大家造;好社区,离不开基本的德行。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从买报自觉报币的顾客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精神的?
(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评价欧婆婆的行为。
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中,大批的学校被毁,然而灾区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让孩子们在灾后一周就开始陆续复课,孩子们在帐篷里,甚至开始了露天学习。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悟?
小明刚上初中的时候,感到学习很吃力。他就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看到别人背他也背,看到别人写他也写,效果不行,后来他对自己的情况作了分析,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他首先制订了适合自己实际的自主学习计划,还针对自己兴趣广泛的优势,参加了课题研究。他还创造性地总结记忆力的好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小明各科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1)小明前后学习的变化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一个中国人称赞一个外国朋友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地道。”外国朋友说:“真的吗?谢谢你!”这个中国人认为外国朋友是个容易满足、骄傲、不够谦虚的人。
请回答:(1)你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努力,缩小并跨越这种沟通上的障碍?
观察漫画《父子眼中的对方》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现实中的什么现象?
(2)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漫画中的儿子应该怎么做?
七年级(1)班的自习课上,小刚正在做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这时他听到同桌小伟在读英语,这让他想到了英语老师中午就要检查短文的背诵,如果通不过,那就……于是他迅速掏出英语书来。读着读着,突然想到下节课就要上数学了,数学老师说最好提前预习一下,熟悉一下数学公式,于是小刚又翻上了数学课本……小刚的脑子乱槽糟的,想法很多,什么都要花时间,可是现在先干什么呢?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小刚的做法可取吗?请你给他一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