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第一单元“自立自强”后,初二学生小张有了如下心得体会:
第一,如果生命是船,那么习惯便是能让它远航的帆。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
第二,如果生命是树,那么生活态度便是深扎于地下的根。积极的态度能让你的生命之树郁郁葱葱。
第三,如果生命是鹰,那么意志便是能让它翱翔于长空的翅。我们要磨砺坚强意志,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
阅读材料,回答:
(1)以上心得,有些是错误的,请摘录下来,并改正错误。
(2)生命之树郁郁葱葱,得益于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努力去培养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贵港卷)】为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中国将同沿线国家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并始终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走向世界】
2012-201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盈利情况表
项目 年份 |
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
利润再投资额(亿美元) |
利润再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额比例(%) |
2012年 |
772.2 |
144 |
18.6 |
2013年 |
901.7 |
174 |
19.3 |
2014年 |
1028.9 |
168 |
16.3 |
注:2005年到2014年,我国平均对外投资收益率是3.3%,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回报水平差不多。
(1)指出上述表格及注反映的经济信息。
【合作发展】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不限国别范围,不以控制他国为目的搞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可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实现互利共赢。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崛起不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丝路精神”的。
【我们责任】
(3)作为当代青少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作为?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丽水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丽水有“生态旅游第一市”的美称。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丽水的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发展火爆。中学生丽丽就生活在这里, 让我们一起分享她的喜悦, 为她释疑解惑吧。
(1)农家乐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它给丽丽村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2)分析给丽丽带来“喜悦”的根本原因,并运用基本国情的知识简析丽丽的“困惑”?
(3)请结合丽丽村的状况,从政府和个人的角度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11 分)行法治之路
【科学立法】(1)下面是小美所在班级黑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内容 |
教材观点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
|
立法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各答出一点即可。)
【公正司法】2014年底,江苏省泰州市6家企业因违法倾倒废酸污染长江支流,被法院判决赔偿 1.6 亿元,用于环境修复。
(2)两位同学就此材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补充完整。
小美:这体现了 的基本国策。
小明:这体现了法律① ② 的特征。
【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两幅漫画: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上面两幅漫画进行分析。 (4 分)
漫画一:
漫画二: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沈阳卷)】
如今,“APEC蓝”已经从最初的寓意变成了建设“美丽中国”形象的奋斗目标。让短期的“APEC蓝”变为持久的“常态蓝”,需要全国各地共同努力。(共6分)
(1)根据材料分析“APEC蓝”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
(2)“政府声音”表明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是什么7
(3)沈阳市开展的“蓝天行动”针对的是哪一方面环境问题?
(4)结合工作措施中的内容,谈谈如何把这一内容落实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写出一种具体做法,并说明其作用)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梅州卷)】材料一、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公布实施此法后的首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材料二、在2015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时表示,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问题:
(1)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二个方面以上)
(2)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坚持走什么样的道路?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做?并请列举二个自己在生活中曾经对环境有破坏的行为的例子,日后加以自觉抵制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