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基因型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其中AF段与GH段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后者不含______________。
(2)图1中基因突变发生在________区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区段。
(3)图2中①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
(4)若该动物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与GH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
下图是两种细胞信息传递的实例,请据图回答:
(1)若A图中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在接受激素刺激后分泌物增多,则H腺体是,H分泌的激素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H腺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调节。
(2)若图A中的激素是胰岛素,则H表示胰岛——细胞,胰岛素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反应是。如果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肝细胞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生理反应是。
(3)若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则从反射弧的结构来看,1应该属于。接受2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填化学成分)。
(4)已知2所释放的物质可使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使靶细胞。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装置A。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段获得的。
(3)图B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C3的生成量
(4)写出引起小室内氧气含量变化的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①
②
(5)该组同学为测定该植物某时间段的氧气产生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
①简要写出对照实验设计思路:
②数据处理: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读数为M,对照组读数为N,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
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在生物技术上应用广泛。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其他生物相比,微生物代谢非常旺盛,其原因是。
(2)下图是一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A烧杯溶液中是酵母菌和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液,表面覆盖石蜡;B试管内有某种溶液。据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会产生气体,验证该气体一般采用溶液。用煮沸又冷却了的葡萄糖液,并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是为了。
②写出装置A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3)下图表示在有限容器中培养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①ab段大肠杆菌的增长_____(填“是”或“不是”)“J”型增长曲线吗?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bc段表示大肠杆菌数量相对稳定,但cd段出现快速下降,其原因是。
(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量的氧气与酵母菌有氧呼吸强度的关系,请根据以下实验装置中的相关信息,设计实验表格。(要求:表格中要注明自变量、因变量)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提出用“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拯救地球。
(1)大气CO2浓度变化具年周期性,夏季由于植物的________增强,CO2浓度______。
(2)全球暖化可引起局部干旱或洪涝灾害。干旱时,农作物根细胞__________吸水受阻;若长时间浸水,根细胞则因___________而受毒害。
(3)全球暖化后,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可能入侵到较高纬度地区。这一变化可能的威胁是:。
(4)两极被认为是受全球暖化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下图表示南极洲一个简化的食物网。
①近年磷虾的数量急剧下降,受这一变化影响最大的种群是。写出其所在的食物链。
②小齿鲸的数量远小于图中其他动物,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2)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3)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