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_       __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
(2)右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___。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A.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不发光的小灯泡有短路现象 D.小灯泡靠近负极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该(1)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图14(a)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安。图14(b)所示仪器的名称是(3),可用来研究(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 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液体甲(质量为 8.0 千克,体积为 8.0×l0-3 3

实验序号
物块
质量(×10-3千克)
体积(×10-63
现象
1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2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3
C
24.3
27
上升至液面
4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5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表二:液体乙 (质量为 6.4 千克 , 体积为 8.0×l0-33

实验序号
物块
质量(×10-3千克)
体积(×10-63
现象
6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7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8
C
24.3
27
下降至底部
9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10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1) 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3与5(或6与9和6与10)的数据及现象, 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 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
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 和2与4(或6与8和7与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 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请判断:
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的,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__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2)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3是某小组同学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选填“闭合”或“断开”)。
(2)该同学在闭合电键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端(选填“A”或“B”);使用电流表时,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必须使电流从它的接线柱流进。实验中如果要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以
(3)闭合电键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13所示,此时测得的电流为安,电压为 伏,则由该组数据计算出该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为欧。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先选用某种液体进行实验,用测出液体的质量,并用测出液体的体积,为了进行探究,他需要改变这种液体的进行多次实验。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特性,他还需要选用(选填“不同”或“相同)种类的物质重复进行实验。

某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后,作出了如图17所示的U—I图像。

(1)此探究实验主要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2)分析观察可以看出甲导体或乙导体的U—I图都是            
(3)分析观察图中A、B、C(或D、E、F)三点的
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4)分析观察图中    两点的数据,可归纳出的
初步结论是: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
的电流不同。
(5)进一步分析比较分析比较A、B、C和D、E、F的数据可得:
                        .。
(6)如果把甲、乙两导体并联后作为一个整体R接入该电路,请你在图17中作出R的U—I图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