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 国家 |
1570年 |
1670年 |
1780年 |
甲 |
232000 |
568000 |
450000 |
乙 |
51000 |
260000 |
1000000 |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 荷兰、英国
下面两个事件的发生所反映的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是
A.美国转守为攻 | B.苏联全面进攻 | C.美苏互有攻守 | D.苏联全面收缩 |
二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A.引进现代科技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 |
B.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影响 |
C.根据本国国情,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
一个半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回答21—24题。“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这段材料适合评论
A.英国宪章运动 | B.巴黎公社革命 | C.俄国二月革命 | D.中国辛亥革命 |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
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是
A.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
C.实行余粮收集制 | D.禁止自由贸易 |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如右图),代表了赫氏毁誉参斗的一生。他在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以农业为突破口,不符合实际 |
B.批判斯大林,造成思想混乱 |
C.个人独断专行,急于求成 |
D.未能突破旧模式,不实事求是 |
20世纪50—60年代,因苏联直接出兵干预导致改革失败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A.南斯拉夫 | B.波兰 |
C.匈牙利 | D.捷克斯洛伐克 |
由于英国的坚持,雅尔塔会议同意法国参加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英国此举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在“二战”中做出重大贡献 |
B.希望借助法国来抗衡苏美 |
C.法国一直是英国对付德国的重要盟友 |
D.法国与英国毕竟同文同种 |
为了使德国不会再次成为战争的发源地,盟国一致同意通过“非军事化”、“非卡特尔化”和“非纳粹化”彻底改造德国。上述“三非”原则,源自
A.开罗会议 | B.德黑兰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