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下列属于第一重镜像的是
| A.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 | B.俄罗斯的“强国富民战略” |
| C.日本的“脱美入亚”战略 | D.新中国“一边倒’政策 |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真正出现了职业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在英国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是被上帝所召唤和安排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则是每个教徒天赋的职责和义务。这种观点来自
| A.Henry VIII | B.Martin Luther | C.John Cal vin |
D.Charles Ⅰ |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
|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见右图)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
,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新的篇章”是指
| 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
| B.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
| 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
| D.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
|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