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转型 | B.封建大一统 |
C.文化大发展 | D.民族大融合 |
“僧曰: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元晦 | D.王守仁 |
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仁政”被剔除,儒家思想沦为法家思想的附庸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墨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提出这一思想的先哲是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墨子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 D.墨家的“兼爱”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