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 )
A.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遵从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
C.改革科举取士的内容和形式 |
D.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 |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 B.《天下郡国利病书》 |
C.《明夷待访录》 | D.《船山遗书》 |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的意义是()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
D.使人类对宏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进行飞行表演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④“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A.①拉马克②法拉第③玻尔④牛顿 |
B.①达尔文②普朗克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
C.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布鲁诺 |
D.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
央视《百家讲坛》推出一组“名家谈中国古文化”节目,其中在介绍中国的简牍时说: “到汉代发明纸以后,这个纸才逐渐取代简牍。这个过程我们也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加以证实。当然,简牍不是古代唯一的书写材料。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所以古代也有用丝帛来书写的文书。考古发现中也出土过大量的古代的帛书。”材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①西汉后期,中国已经有了纸的发明②中国古代的文字载体具有多样性的特征③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④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