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 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两个半径均为
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
,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个
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抚极板是恰好落在极板中心。已知质子电荷为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
,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
(2) 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 ;
(3) 粒子的初速度 。
如图所示,在坐标系 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 轴正方向的匀速磁场,场强大小为 。在其它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是 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 的距离为 ; 是 轴上的一点,到 的距离为 。一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 轴方向从 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 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 点,此时速度方向与 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

(1)粒子经过
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用放射源钋的 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 表示, 等于1个 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 和 。)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的小球 以速率 向右运动。在小球 的前方 点有一质量为 的小球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 与小球 发生正碰后小球 、 均向右运动。小球 被在 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 在 点相遇, 。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求两小球质量之比 。

图为沿
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1.2
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观测到在4秒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
(1)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
(2)画出平衡位置在
轴上
点处的质点在0~0.6秒内的振动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