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B.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C.化学工业兴起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安徽凤阳的发展是我国近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1958年一首歌谣中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 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大跃进”运动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变化
C.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D.直接促进了亚非拉国家的大发展

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标志着()

A.世界市场形成 B.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
C.工业革命结束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