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
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新学伪经考》 ④《新青年》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②④ | D.③④①② |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
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
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 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
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
D.“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