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进行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演讲主题 |
…… 例证 瓦特——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第二次科技革命 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 …… |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年 | B.1925年 | C.1931年 | D.1939年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
“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
A.维新派 | B.革命派 |
C.立宪派 | D.中国共产党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 B.战争由朝鲜引发 |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