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B.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
C.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 | 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 | 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图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图书封面。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升任首辅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重新复活 |
B.张居正擅权专政,加重了明朝的政治腐败 |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
孟德斯鸠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这段言论揭示了()
A.军功爵制打破了贵族的特权 | B.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机会 |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的界限 | D.察举制有利于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