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
|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
|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
| 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
|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
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国内交通业发展迅速 |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 |
|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1923年,生活在苏联基辅郊区的农民诺维奇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集市出售,其结果最有可能是
| A.管理人员依法征收了税额后自由出售 |
| B.粮食全部被没收 |
| C.被国家以极低价格强制收购 |
| D.行为合法,无人干预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 A.扩大资本市场 | B.避免社会主义国家对其攻击 |
| C.缓和社会矛盾 | D.调动劳动积极性 |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 A.丘吉尔和斯大林 | B.罗斯福和斯大林 |
| C.罗斯福和邓小平 | D.杜鲁门和毛泽东 |
下图是一幅主题为“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漫画,你认为造成他们截然不同情绪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胡佛由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遭到失败 |
| B.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 |
| C.反危机措施是否顺应民意 |
| D.两位总统不同的个性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