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
(2)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小林该怎么办?
(3)这种心理如同“代沟”一样客观存在,我们如何跨越“代沟”?
初中生活,让我学会了交往、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境一:在校运动会上,我对刚结束短跑比赛,正难过的一位同学说:"哈哈,又跑倒教第一了啊,热烈祝贺!"
(1)我的说法不当之处在于。
(2)此时我合情合理的说法是:。
情境二:一天,在表姐的茶叶店里,我和父母意外地发现,我的头像被印制在她家的广告牌上。
(1)我告诉表姐她侵犯了我的权。
(2)我的理由是。
情境三:在家看今年央视3·15晚会时,我才知道买来的涂改液气味难闻原因是其有毒成分含量严重超标。我决定击退货。
(1)我退货的理由是商家侵犯了我的安全权和权。
(2)如果商家不同意退货,我至少还知道另一条维权途径。
各位同学大家好,和你一样,我也正在考场考试。记得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不禁让我想起刚进入初中时的两个生活镜头--
(1)从公民层面看,镜头一、二分别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镜头一:
镜头二:
(2)请任选其中一个镜头,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打算如何响应这一倡导。
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提及消费隐私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个人信息得到保护的权利。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并确保信息安全。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1)为什么要尊重保护消费隐私权?
(2)经营者应如何尊重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3)假如你的消费隐私权受到经营者侵害,你应该怎样做?
据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从公安部网安局获悉,昆明"3·01"暴恐案发生后,王某等45人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故意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
(1)王某等45人因编造、传播谣言依法受到治安处罚说明了哪些道理?
(2)为了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广大网民应该怎么办?
在湖南娄底,一家三口溺水,27岁的邓锦杰闻讯,纵身跳下河中与另外两人奋力施救,最终将三人救起,但邓锦杰却溺水身亡。找到邓锦杰尸体后,人们才发现,获救的三人已不知踪迹。连日来,当地警方全力寻找,仍没有获救人员的消息。邓锦杰因救人溺亡,被救者却消失了,这让他的老板晏建伟很气愤,他决定悬赏1万元寻找被救者。“我们不要他做什么,只要他说声谢谢也好啊,毕竟这么好的兄弟就这么走了。”说着,晏建伟就痛哭起来。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中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2)如果你遇到有人落水,你会怎么做?
(3)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