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翻译句子。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材料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小题。
汪纲,字仲举,黟县人,签书枢密院勃之曾孙也。以祖任入官,淳熙十四年中铨试,调镇江府司户参军。
马大同镇京口,议者欲以两淮铁钱交子行于沿江,廷议令大同倡率行之,纲贻书曰:“边面行铁钱,虑铜宝泄于外耳。私铸盛行,故钱轻而物重。大同始悟。试湖南转运司,又中,纲笑曰:“此岂足以用世泽物耶?”口刻意问学,博通古今,精究义理;覃思本原。
调桂阳军平阳县令,县连溪峒,蛮蜒与居,纲一遇以恩信。科罚之害既三十年,纲下车,首白诸台,罢之。桂阳岁贡银二万九千余两,而平阳当其三分之二。
岁饥,旁邑有曹伍者,群聚恶少入境,强贷发廪,众至千余,挟界头、牛桥二砦兵为援,地盘踞万山间,前后令未尝一涉其境,不虞纲之至也,相率出迎。纲已夙具酒食,令之曰:“汝何敢乱,顺者得食,乱者就诛。”夜宿砦中,呼砦官诘责不能防守状,皆皇恐伏地请死,杖其首恶者八人,发粟振粜,民赖以安。
提辖东西库,又干办诸司审计司。以选知高邮军,陛辞,言:“扬、楚二州当各屯二万人,壮其声势,而以高邮为家计砦。高邮三面阻水,湖泽奥阻,戎马所不能骋,独西南一路直距天长,无险可守,乃去城六十里随地经画,或浚沟堑,或备设伏,以扼其冲。”又虑湖可以入淮,招水卒五千人造百艘列三砦以戒非常。
绍定元年,召赴行在,纲入见,言:“臣下先利之心过于徇义,为身之计过于谋国,媮惰退缩,奔竞贪黩,相与为欺,宜有以转移之。”帝曰:“闻卿治行甚美,越中民力如何?”对曰:“去岁水潦,诸暨为甚,今岁幸中熟,十年之间,千里晏安,皆朝廷威德所及,臣何力之有。”权户部侍郎。越数月,上章致仕,特畀二秩,守户部侍郎,仍赐金带。卒,越人闻之多堕泪,有相率哭于寺观者。
纲学有本原,多闻博记,兵农、医卜、阴阳、律历诸书,靡不研究;机神明锐,遇事立决。在越佩四印,文书山积,而能操约御详,治事不过二十刻,公庭如水。卑官下吏,一言中理,慨然从之。为文尤长于论事,援据古今,辨博雄劲。服用不喜奢丽,供帐车剩,虽敝不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议令大同倡行之 率:率先 B.纲书曰贻:留给
C.而平阳其三分之二 当:承当 D.不纲之至也虞:预料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口刻意问学②口扼其冲③臣何力口有

A.①以②则③所 B.①因②为③之 C.①乃②以③之 D.①焉②为③所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数月/上章致仕/特畀二秩/守户部侍郎/仍赐金带/卒/越人闻之多堕泪/有相率器于寺观者
B.越数月上章致仕特畀二秩守户部侍郎仍赐金带卒越人闻之多堕泪有相率器于寺观者
C.越数月上章/致仕/特畀二秩/守户部侍郎/仍赐金带/卒越人闻之多堕泪/有相率器于寺观者
D.越数月/上章致仕/特畀二秩守户部/侍郎仍赐金带/卒/越人闻之多堕泪有相/率器于寺观者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纲,字仲举,黔县人。是签书枢密院汪勃的曾孙,汪纲因祖辈的官任而当官。
B.汪纲参加湖南转运司考试合格,但他认为自己的才学不足,于是就专心学习。
C.绍定元年,汪纲入见皇帝,皇帝说听闻他的政绩好,汪纲认为都是朝廷威德所致形成的,自己没有什么功劳。
D.汪纲博闻强记,兵农、医卜、阴阳、律历各种书籍不用研究,遇事就能当机立断。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呼砦官话责不能防守状,皆惶恐伏地请死,杖其首恶者八人
②在越佩四印,文书山积,而能操约御详。
(2)表现汪纲“机神明锐,遇事立决”的一个事例(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了考查而设),完成1--5题。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瞷(jiàn):窥视。③刺:名帖。④刘伶断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堂左一室洁:干净 B.晨起,即科头甫:刚刚
C.余方校书,不遽见值:(恰好)碰上 D.以故仓卒不得白:告诉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今籍在
②日午
③更温以俟数四

A.①焉②矣③者 B.①焉②也③其
C.①之②也③者 D.①之②矣③其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
B.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
C.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
D.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都不省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书斋,明窗素壁,幽静宜人;陈设虽简,但书桌、书架、座椅、卧具、琴磬甚至日用杂物等,一应俱全,为下文作者沉醉此间做了铺垫。
B.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后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C.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D.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
②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而旋畔。
(2)请从文章中找出能直接表现作者“醉书”的两个细节。(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
②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注] ①数:屡次,这里指繁琐。②责善:以善相责。
请概括出孔、孟在交友方面的共同观点。
结合选段内容,清简要分析孔、孟在交友方面的各自主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其体趫、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穴口有土虫丝,封闭欲合。向之韫椟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醲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故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文字略有删改)
[注] ①爱:通“”,隐蔽。 ②趫(qiáo):行动轻捷。 ③黾侻跧:黾(mǐn):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缩。④:油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观虞人生致者致:抓获、捉到
B.某既居,果遭其耗暴:突然
C.其穿巾箱之患孔:打洞,使动用法
D.予以是益狸矣宝:珍视,意动用法

下列全都直接表现新昌里客舍老鼠“恣横”的一组是()
①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②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③或暂黾侻跧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④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⑤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⑥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住新舍后,果然遭到鼠患。老鼠们常常白天成群出没,不怕人吓唬,作者颇为忧虑,如同得了痒病。
B.自从得到那只狸猫后,效果极为明显,只有半年的时间,老鼠洞口已结蛛丝,原先藏在柜里的衣物,都随便放置,没有再被老鼠损坏的。
C.作者认为原先被严重骚扰时,不是因为老鼠胆大强壮,欺凌到人的头上来,而是因为人没有抵御它们的办法。
D.作者在末段用讽喻手法指出,若不任用君子来端正方向,就会如同放纵老鼠盗窃一样,放纵小人横行和暴戾,可能就会祸害人间。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
⑵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
同样的问题,孔子对颜渊的回答侧重于个人修养角度,对仲弓的回答侧重于为官的角度,对司马牛的回答侧重于言谈的角度,这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综合这三则来看,孔子认为怎样才算是做到了“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