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五碳糖、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生物名称 |
T4噬菌体 |
烟草叶肉细胞 |
烟草花叶病毒 |
豌豆根毛细胞 |
含氮碱基 |
5种 |
5种 |
4种 |
8种 |
五碳糖 |
1种 |
2种 |
2种 |
2种 |
核苷酸 |
5种 |
8种 |
8种 |
8种 |
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最弱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1.5倍 |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 |
下列选项符合右图示含义的是( )
A.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B.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D.该酶的最适pH为7 |
下列关于ATP和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
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葡萄糖中 |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等因素有关 |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某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