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请你利用目前手头仅有的带标签的斐林试剂(未混合的)和碘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完成相关步骤。资料: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还原糖。
步骤:
(1)各取适量且等量的样液,分别加入 2 滴碘液,变色的样液是______,颜色变为_____。
(2)再取适量其它三种样液,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______试剂。该试剂甲液的浓度和名称是__________,乙液的浓度和名称是_______,该试剂的用法特点是必须__________, 并且需要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1~2min 后发生颜色变化的样液是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
(3)若再继续鉴定其余的两种样液,可再各取适量样液,分别加入适量等量的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用______试剂检验,经过合适的步骤后,变色的是______溶液。
下图为DNA分子的切割和连接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
(1)EcoRI是一种酶,其识别序列是,切割位点是与之间的键。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末端称为 。
(2)不同来源的DNA片段“缝合”,需要的酶应是 ,它们根据来源可分为和 两类。
(3)若切割下的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扩增的前提,是要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
成。
②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后解链为单链,再通过一个称为复性的环节后,新的子链开始合成。新的子链合成过程中需要在催化作用下才可以不断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
(6分)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作用; 无机环境中
碳的来源有(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体现生态系统有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鹰占有个营养级。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玉米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上图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请你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2)该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该玉米田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已标记过的个体4只。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
(3)该农田种植的玉米收获后,其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饲养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①上述人工创建的物质多途径利用中,不伴随能量直接传递的途径是
。
②假设该农田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饲养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饲养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田能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
(8分)下图是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每空1分)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为。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加是迁入第年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捉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点。
(5)图中除0时外,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的点是点,种内斗争最激烈时的点是
点。
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图1中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图1,可得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 结构。
|
(2)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实验操作 |
观察部位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 |
A与C的电位变化, E的收缩情况 |
①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B |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
②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D |
|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 |
③ |
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分是E |
将符合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写在下列相应的位置(每空1分)
①刺激Ⅰ时:
刺激Ⅱ时:
②刺激Ⅰ时:
刺激E时:
③刺激Ⅰ时:
刺激E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