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绿
20.3(149%)
768(93%)
4.17(96%)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1)CO2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光照强度减弱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反应,此时(1)中所述的固定产物将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等两部分。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4)该生态系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调节。但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
(5)在下图中添加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上述湿地的能量流动:

中国研究员们从树鼩这种动物入手,构建了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数据库。他们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发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会与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即乙肝病毒与肝脏细胞膜上的NTCP结合,进而感染肝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按生态系统成分来分,属于(能/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乙肝病毒能在肝细胞内繁殖,主要原因是。请写出乙肝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2)请举出一个病毒应用的例子。
(3)病毒感染细胞一般是先要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内。乙肝病毒首次入侵机体,体内的等细胞可特异性识别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诱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的作用是
(4)NTCP平时在肝脏起的基本作用是转运胆酸和钠离子。胆酸和钠离子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研究员们将NTCP导入以前不能感染乙肝病毒的细胞中,使这些细胞能被乙肝病毒感染,证明了

图示装置适用于酵母菌呼吸代谢的实验

Ⅰ. 用该装置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酵母菌在时间0处加入。

(1)请比较下列3个时间段的二氧化碳产生量(油置换量),对3个阶段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
①开始的8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8至20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20至32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若实验在32分钟后继续进行,图中曲线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如果用酵母菌在同样的装置内,对下列相同浓度的不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进行测定,在20分钟内所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
碳水化合物
置换出来的油的体积
A
葡萄糖
8.7
B
蔗糖
5.9
C
乳糖
0.9
D
麦芽糖
6.1
E
淀粉
0.8
F
果糖
8.9
G

0.9

(3)表中显示,A、F两组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于B、D两组,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照C、E、G三组的数值,它们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除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和pH外,在该实验中还有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一致的,请列出至少两项:

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它的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片闲散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 表所示(单位:株/m2)。

(1)豚草在这五年的种群增长曲线属于型;
(2)由表甲可以看出,豚草与其他种群存在关系;
(3)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若干年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____:
(4)乙图表示某段时间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曲线,请在丙图中绘出种群数量变 化的曲线;
(5)豚草能产生大量的花粉,引起部分人群出现鼻痒、咳嗽、气喘等疾病,这是人体产生了。反应。
(6)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类动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食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填字母)部分,能量由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用序号表示)。
②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__,而狼的⑦/⑥的值将。人们在圈养某种植食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____的比值(用序号表示)。
③如果将上图中生物构建成一条食物链,需要添加上,草原生物群落除上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
④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功能。

某同学突发奇想,想要探究动植物促进生长的激素(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对于动植物的生长是否都能产生影响。请完 成他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探究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生长的影响。
①选取大小、生活力一致的小鼠若干只,等分为两组,分别标为甲和乙:
②甲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mL,作为,乙组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长和体重。
(2)实验结束后,发现___,其他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没有作用。但该同学认为可能是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的,因此他改进了实验方案,以____________来处理多个实验组,进一步完善实验。
(3) 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致,该同学分析原因认为是因为动物细胞膜上不存在产品成本,故而生长素不能导致动物细胞迅速生长。
(4)该同学转而探究动物生长激素对于植物是否起作用,他将小鼠垂体研磨液和等量清水分别加入两组栽培植物的花盆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加入小鼠垂体提 取物的一组生长较加清水的对照组明显,但是,其他同学认为是他的实验有问题,可能是由于小鼠垂体研磨液中的某些成分被土壤中的而产生了,从而得到这个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