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题报恩寺上方
(唐)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 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本诗颔联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多有值得玩味之处,请分析出其中两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①齐己:唐代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
②“望春台”指京城。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意愿?
红梅①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②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去两年。
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首联运用了哪种手法?并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作者在尾联批评石老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最本质的特征。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
【注】张辑,南宋词人。 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答:
。词的下阕中“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答: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①,作诗,乃和前韵(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②。
注:①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②王逸《楚辞章句》,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