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本题共8分)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
鹧鸪天
苏痒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眼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①。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②。
[注]①赤叶楼:指女子居住之楼。②汉人送别,在灞桥折柳,故“灞桥杨柳”即代指离别。“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简要分析“醉眼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两句是如何虚实相生来表达羁旅愁思的。
答: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
采 桑 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